記者獲悉,四川省能源供應保障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知,于今日零時啟動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
據通知,今年7月以來,我省面臨歷史同期最高極端氣溫、歷史同期最少降雨量、歷史同期最高電力負荷疊加的嚴峻局面,高溫災害與旱災并行,電力供需矛盾極為突出。為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重點,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全省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堅決打贏電力保供攻堅戰,按照《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預案(試行)》規定,經批準,決定于8月21日00:00啟動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
這是2022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預案(試行)》以來,四川首次啟動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從高到低分別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響應)。
許多讀者可能對“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響應”還很陌生。作為能源大省,四川近年來也極少出現能源供應不足的情況?,F在就來盤一盤,這次的一級應急響應究竟意味著啥?
附: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
應急響應如何啟動?
《應急預案》適用于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突發事件后,能源( 電力、成品油、天然氣、煤炭) 供應出現缺口,需要加強能源保障工作或跨區域能源供應保障等情形。
這里所說的“突發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當前,四川省面臨歷史同期最高極端氣溫、歷史同期最少降雨量、歷史同期最高電力負荷疊加的嚴峻局面,高溫災害與旱災并行,電力供需矛盾極為突出,適用《應急預案》。
根據《應急預案》,突發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根據能源供應缺口大小按程序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各能源企業啟動本單位的應急預案進行先期處置,優先保障重要的公共設施及民生使用能源。
而一級響應作為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由省能源供應保障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經濟和信息化廳)根據突發事件影響程度和發展態勢,提出啟動一級響應建議;由省領導小組(組長一般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長擔任)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決定后實施。必要時,由省政府報請國務院支援,由國務院統一領導、組織和指揮應急能源供應保障應對工作。
一級響應有哪些舉措?
在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響應下,省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協調全省能源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省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包括了相關職能廳局、電網企業、發電企業、油氣管網、油氣開發和銷售企業,以及煤炭供應及運輸單位。各單位將按照“政企協同,密切配合;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強化儲備,調用快速;保障重點,科學應對”的原則開展工作。
啟動應急響應后,省領導小組將立即組織成員單位和能源供應保障企業召開會議,通報有關情況,組織制定工作目標和方案。省領導小組負責跨部門、跨行業和軍地資源調度協調工作。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落實領導小組的決策,以任務通知書的形式向各成員單位和能源供應保障單位下達任務,并監督執行情況。
《應急預案》明確,要按照先中央、后地方,先重點、后一般,先安全、后生產,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進行能源供應保障,并分別從電力調度、成品油調度、天然氣調度、煤炭生產調度四個方面提出工作措施。
其中,在電力調度上,要求電力工作組立即啟動預案,啟動應急發電車,首先滿足城鄉居民、重要用戶和區域的用電需求;組織未受影響電力生產企業按最大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做好應急調用準備;國網公司迅速組織應急線路的電力調運工作,當本級電網電力不能滿足應急供應時,立即協調外部資源進行保供。
在煤炭生產調度上,要求煤炭工作組立即啟動預案,組織省內外煤炭資源進行保供;協調省內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炭生產企業按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做好應急調用準備;煤炭供應企業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迅速組織應急煤炭的生產工作,滿足能源供應保障需求。
一級應急響應時,還將啟動應急值班制度和信息報送流程。省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將實行24小時值守,成員單位聯絡員之間保持24小時通信聯絡;各能源保供單位每日向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至少報送4次保供信息。
作為普通市民,我能做什么?
氣象和水利部門預測,未來幾天四川省大部分地區仍是晴熱少雨天氣,8月下旬省內主要江河來水量仍以偏少為主。打贏這場能源保供戰,仍然離不開各方通力協作、共同努力。
在8月20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省水利廳、省氣象局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合召開的能源保供第二次新聞通氣會上,多家單位和部門負責人點贊近期全社會節約用電的氛圍和市民的自發節電行為,也呼吁繼續節約用電、科學用電,減少非必要的照明,把空調設置在27℃及以上,電動汽車盡量選擇用電低谷時段充電,團結一致,共渡難關。
這些節電小技巧,趕快用起來吧!
(制作:趙軒)
遂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ews@snxw.com 舉報電話:0825-2321500
地址:四川省遂寧市遂州中路718號 郵編:629000 電話:0825-2321500 傳真:0825-232448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70008 蜀ICP備05003517號 川公網安備 5109030200010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110150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101號
遂寧市互聯網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電話(傳真):0825-2988759 郵箱:sn_wgb@126.com 遂寧傳媒集團廉潔監督舉報電話:0825-2324899 舉報郵箱:33151560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