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一基五防五治將治理基因融入船山發展血脈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綜述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以來,船山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總體部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需求為導向,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重大風險為突破口,統籌發展和安全,高標準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符合市域實際的“一核一基五防五治”社會治理整體模式,全方位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船山建設,助力船山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轄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一核”構建黨建引領市域治理體系現代化新格局
船山區作為遂寧市主城區,如何構建符合區域特性的現代化市域社會治理基本體系,成為擺在首位需要解決的問題。2020年試點工作啟動初期,船山區就緊扣“1336”總體工作思路和“繁榮在主城”工作要求,聚焦“222”奮斗目標,對標省市要求,迅速明確了市域治理的價值目標體系,確立了以黨建為引領的核心治理制度安排、要素統籌、實施路線。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平安建設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切實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并以“十大專項組”牽頭協同部門發力,建立起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市域社會治理組織協調機構,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市域社會治理體系。突出政治引領和法治保障,創新群團助推體制,不斷完善社會協同機制和公眾參與體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市域社會治理的基本模式,著力推動平安建設暨市域社會治理與城鄉基層治理融合聯動,形成立體動態治理格局。
體系建立后,如何讓治理體系科學常態有效成為擺在面前的又一大難題。試點工作中,船山區從理順市域社會治理領域各要素的關系著手,系統建構起層次明晰的“權責體系”。先后印發了《遂寧市船山區鄉鎮(街道)法定行政權力事項清單》《遂寧市船山區賦予鄉鎮(街道)縣級行政權力事項清單》等系列文件,以權責清單的形式壓實各成員單位和鄉鎮(街道)責任,并納入全區年終目標考核范圍,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長效機制的持續運行增添了動能和活力。
“一基”構建平安建設暨市域社會治理“三共三體”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船山區牢牢把握“三共”社會治理制度總要求,將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重心錨固在人民群眾基層共建共治共享這一主體上,統籌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精心編制“1+N”工作方案,對重點任務進行全面部署,扎實推動市域社會治理與城鄉基層治理融合聯動,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治理共同體、平安共同體。
緊盯市域共治薄弱環節,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探索構建“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推進打擊防范、群防群治、智慧治理、矛盾化解、服務群眾與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度融合,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第三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強化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難點工作,著力抓好群眾身邊的小事、城市安全的實事、社會治理的難事,護航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探索城鄉基層聯體共建,建立了“聯區包戶”應急響應機制。將全區228個小區網格細分為565個小微區域,統籌機關干部、社區干部、居民骨干等力量,組建“聯區包戶”先鋒隊565支,建立“平時幫扶、戰時應戰”的平戰結合工作體系,經驗做法被《中國組織人事報》刊載報道。依托“街社吹哨、部門報到”長效機制,引導1221名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參與小區治理,推動社會治理力量、平安建設力量下沉。依托36個社區黨委,整合駐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和居民小區等各方資源,組建區域共治聯盟、平安聯盟。新建小區、門店、商圈市場等新興領域小微區域建成黨建組織34個,實現了城區、鎮村、網格單元社會治理黨的組織領導全覆蓋。
系統推進城市、鄉村、毗鄰地區等不同領域治理共享,命名“紅心船情·五色治理”示范單位10個;重點推進綜治多中心合一工作,讓群眾享受“一站式”受理、“一中心”辦理、“一條龍”化解、“一張網”處置、“一體化”服務,形成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重點工作聯動、突出問題聯治、平安建設聯創的“五聯”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中心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運行水平。
引導多方力量參與平安建設和市域治理主戰場。創新“三社聯動”工作機制,依托船山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培育壯大社會組織12個,推進志愿服務社區站點建設,城區覆蓋率達100%,注冊志愿者數量達9.6萬名;搭建“有事來協商”平臺6個,有效促進協商民主與基層治理的有機結合。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有效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推動平安工作、治理工作走深走實。
“五治”提升平安建設暨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治”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方式。試點以來,船山區始終堅持以政治強引領、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強教化、以自治強活力、以智治強支撐的“五治融合”思路,以“微治理”推動“大治理”,實現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撬動“三共”,提高“四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在龍鳳鎮,2020年遂寧通港大道建設征地,沿線村民對面積存疑,“紅堂屋”及時介入評事說理,解開村民的心結。2022年1月底,大道全線順利貫通。
在鎮江寺街道,正興街社區按照“小樓棟、微自治”模式,把梨園街片區18棟樓劃分重組為聯心苑、結情苑、美鄰苑三個院落。各院落成立黨支部和自管委,召集居民對環境治理、路燈安裝、停車位改造等問題進行商議。過去典型的“三無”老舊院落變為了如今的“智慧社區”,為群眾帶來了生活新場景、好條件。
在船山法院,2021年9月3日,遂寧仲裁委派駐船山法院仲裁調解室主動參與訴源治理體系建設,一站式多元糾紛化解再添新軍。2022年伊始,首例“訴訟與仲裁相銜接”案件成功調解。
龍鳳鎮的“紅堂屋”、鎮江寺街道的“小樓棟、微自治”、多元調解等均是“五治”方式創新實踐縮影,使人民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主體力量,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成為船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現實,經驗做法被中省市媒體報道。
三年來,船山充分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把政治建設貫穿于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做強“船習新語”特色宣講品牌,打造“星火相船”隊伍品牌,建立百名理論宣講人才庫,開展宣講活動385場次、區委中心組學習36期。舉辦《閃閃的紅星》紅色音樂主題展覽,拍攝《川流》電視劇等。區社科聯、區教科研究所被市社科聯評為先進集體。
充分發揮法治保障作用。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共130個,發展法律“明白人”510人。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深度融合、協調聯動。2020年以來,累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522件,挽回經濟損失達1239.8萬元。
充分發揮德治教化作用。評選省市級道德模范個人72名、文明家庭10個,3個村被評為市級鄉風文明試點村,打造出3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開展相關主題實踐活動3000余場次,10萬余人參與,讓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成為社會新風尚。
充分發揮自治強基作用。全覆蓋建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和協商議事機制,規范完善了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下屬自治組織規章制度。
充分發揮智治支撐作用。完成治安防控感知源514個點位建設、435個桿體數據采集工作,繪制191個點位信息圖,新增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點位1500個,搭建全域信息采集平臺。積極推進數據資源融合共享,一體化平臺辦結42.7萬件,辦理率超90%,基本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建成“黨建+”智慧小區6個,覆蓋居民8600余人,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2020年船山區成功入列全省首批“省級社區治理服務創新實驗區”。船山區被國家信訪局評為2020年度信訪工作“三無”縣(市、區、旗)。區信訪局被省信訪局評定為四川省2020年“人民滿意窗口”。2021年船山區中心商業區成功入選第二批四川省兩新組織黨建示范商圈?!扒闈M梨園 智慧街區”榮獲“四川智慧示范社區”首批示范案例。鎮江寺街道、百福社區分別榮獲全省基層治理示范街道、示范社區。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成功創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和四川省2020-2021年度“智慧廣電”示范區?!包h建引領·商家自治”榮獲人民網2021年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
“五防”確保市域成為重大風險終結地平安地
今年以來,因新冠疫情多發散發,不少企業經營出現不穩定因素。船山區商務局會同相關部門有效化解業主們租金維權問題10余次,確保了萌芽狀態中的群體矛盾風險在市域內終結。
2021年,53歲的王某夫妻訴訟離婚。船山法院女法官敬海洋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化解家庭矛盾糾紛作用,依法維護婦女權益,最終達成了雙方滿意的調解結果,贏得錦旗。
“買菜回來站在門口‘刷下臉’,門就自動打開,又方便又安全?!闭d街社區居民雷英談起“智慧小區”帶來的好處時,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安全感。
平安,是人民群眾幸福安寧的基本要求,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船山區作為遂寧主城區,是市域是重大矛盾風險的集聚地,也是防止風險外溢擴散上行的重要關口。試點三年來,船山區按照“一核一基五防五治”社會治理整體模式,切實增強有效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會治安、社會矛盾、公共安全、網絡安全“五類風險”的整體性、協同性,確保市域成為重大風險終結地、平安地,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建設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風險。始終把確保政治安全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國家政治安全風險防范機制和反邪教工作機制,定期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形勢,深化“四大工程”,強化維護政治安全措施,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確保了全區政治社會持續安全穩定。
——防范化解社會治安風險。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不斷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加強重點地區和重點場所防控,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物品管理,強化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突出違法犯罪打擊治理,依法嚴懲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拐賣婦女兒童、侵害未成年人、養老詐騙等違法犯罪,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2020年以來,累計抓獲涉詐嫌疑人207人、核查“涉兩卡”重點人員200余人,上報懲戒104人,逮捕涉黑惡犯罪集團(團伙)案件6件27人、起訴10件43人。全區無“民轉刑”案件發生。區檢察院榮獲2021年度全省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
——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依法穩妥防范化解涉眾型經濟受損群眾矛盾,推進“六橫四縱四片區”能級提升項目,及時化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創新化解城市社區物業糾紛,全力化解涉疫情矛盾糾紛,創新涉醫療糾紛化解機制,最大限度將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促進社會和諧有序。
2020年以來,全區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2946件,化解22736件,化解成功率為99.1%。接待信訪維權婦女80人次,“零距離”化解糾紛50余件,處置率100%,區婦聯“四字工作法”被省市宣傳推廣。區稅務局“3+3+3”涉稅(費)爭議化解工作機制被宣傳推廣,介福路稅務分局被省稅務局、省司法廳命名為首批“楓橋式稅務局”。龍鳳鎮王莎調解工作室入選50個四川省金牌調解工作室。
——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風險。狠抓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道路交通、消防、公共衛生等領域風險,妥善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20年以來,全區排查各類安全隱患5363處,整改率達98.53%;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132處;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7511起;檢查重點單位897家次,排除隱患114處,生產、消防、交通安全形勢平穩向好。全區新冠病毒疫苗累計接種808626劑次,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率達91.05%;排查全國口岸出入境船山籍人員6900余人次。城鄉防災減災救災建成以區、鄉、村三級應急物資儲備庫體系,救助群眾36841人次。
——防范化解網絡安全風險。突出主流輿論導向,凈化網絡空間,依法打擊網絡違法犯罪,確保網絡安全平穩。巡查網站、貼吧、論壇等平臺9000余次,編報輿情專報219期,推送實時信息139條。制發《船山區互聯網輿情處置通知書》40期,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漏洞11個,下發隱患告知書6份,責令整改并行政警告2家。受理審查起訴信息網絡犯罪41件85人,提起公訴29件55人。
?。ㄈ襟w記者 李四海)
遂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ews@snxw.com 舉報電話:0825-2321500
地址:四川省遂寧市遂州中路718號 郵編:629000 電話:0825-2321500 傳真:0825-232448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70008 蜀ICP備05003517號 川公網安備 5109030200010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110150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101號
遂寧市互聯網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電話(傳真):0825-2988759 郵箱:sn_wgb@126.com 遂寧傳媒集團廉潔監督舉報電話:0825-2324899 舉報郵箱:3315156048@qq.com